教研成果

发表日期:2014-09-26    来源:安徽省太湖朴初中学    作者:严子康    发布:严子康    审核:admin    阅读量:12610

马鞍山二中实训实录

实录之一:初识二中 导师见面

 

2014914,乘车一路向东,向东,车轮飞转,奔向此次实训学校---马鞍山二中。下午两点到达住宿宾馆,稍事休息就和16位来自全省各地的实训学员一起,在美丽热情的领队唐老师带领下前往位于花山区的二中。(我查阅了马鞍山的地图,花山区里面有一座山——花果山,不知这是否就是花山区名的由来。)

步行大概十几分钟,老师说快到了,远远就看到几个红色的大字:马鞍山二中(费孝通书题),在蓝天白云的衬托下,特别醒目。走到校门时就被新筑的大门吸引:造型新颖,大气而又简洁。踏进学校就感受到江南小桥流水的别样景致,首先印入眼帘的是环绕校园绿水荡漾的湾沟河,两岸绿树成荫,一派生机盎然的画面。我们忍不住驻足留影。碧河穿校而流,让这座名校多了份灵气、灵性。流淌的河水,既见证了马鞍山二中的发展与辉煌,又见证了一代代莘莘学子的成长。

二中教科室的老师早已在等候我们,他热情招呼大家,边走边简要介绍学校的布局,来到校园广场,八层楼高的钟楼很是显眼,老师告诉我们这是校园设计的独特之处,以钟楼为中心,建造成钟形校园。当他说到二中校内南边的小桥叫南大桥,北面的一座小桥被命名为北大桥时,我们都笑了,二中人的气魄的确很大,只是那两座桥真的很小。然后我们参观校史馆,馆内的马鞍山二中赋令人印象深刻,此赋是二中的学生写的。

随后,大家走进行政楼三楼会议室,等待与指导老师见面。此次有四个学科来此实训:英语,语文,物理,政治。不多时,四位指导老师都来了,见面会却还没开始,我有点纳闷,但又不便多问,只有耐心等着。过了约十几分钟,从门外传来爽朗的笑声,进来一位中年人,中等身材,带着一副金边眼镜,举手投足间显得自信而干练,他是二中分管教学的副校长郭惠宇。郭校长坐下就连连表达歉意,让我们久等了。

郭校长热情欢迎我们实训学员的到来,他一一介绍了四位指导教师:语文特级盛庆丰老师;英语特级,第八届全国中小学外语教师园丁奖获得者闫老师;物理特级,雏鹰书院首届院长沈秋发老师;政治特级,教科室主任伍玉魁老师。郭校长的语言很风趣,见面会的气氛非常融洽。他简要介绍二中的历史:1957年建校,是全国文明单位、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全国中小学德育工作优秀案例单位、教育部全国百所重点联系学校之一,他还特意说明二中是安徽省首所省级示范高中。学校占地240亩,建筑面积5.3万平方米,现有58个高中教学班。学校举办有“创新人才实验班”、“国际班”、开展有AFS项目、新加坡留学项目等对外交流教育项目。秉承“厚德、励学、敦行”校训,坚持办好校报校刊《群星报》

《雏鹰》、校园电视台、广播站、英语角、中学生业余党校、二中文化讲坛、校园文化艺术节、“感动校园人物(集体)”评选表彰等一系列活动,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他认为正是独具特色的育人环境使二中学子具有了视野开阔、个性活泼、善于合作、勇于创新的特点。

郭校长特别提到,马鞍山二中有特级教师11人,市学科带头人6人,市骨干教师27人。近年来,19位教师先后取得省“教坛新星”称号,10多位教师代表安徽

省参加全国中学课堂教学大赛,7位教师荣获一等奖,100多位教师主持和参与了国家和省级立项课题研究。他认为二中老师最大的特点是主动学习新知识,喜欢尝试新方法。他希望实训教师在二中学有所得,建议各学科分组讨论,确定随后五天的具体学习安排。见面会结束,大家跟着指导老师分散到各个办公室开展小组活动。

二中对我们的学习安排很详细,每位学员都拿到听课研讨安排表,从15日开始,我们将在这儿开始为期五天,紧张而充实的学习研讨。大家充满期待,希望能学到真知,希望能满载而归。

       

实录之二:名师展风采,观课研讨学真知

 

我们英语学科实训学员在五天的时间观摩近二十节课,在指导教师闫明的组织下开展了多次研讨。每一堂课,每一次研讨都精彩纷呈,都值得一写,但是为了早点与大家分享,只得择其一二写之。

                 

刘琴老师的课

 

九月十五日早上七点三十分,我们英语学科实训学员一行四人来到高一(1)班,观摩刘琴老师的课堂教学。刘琴老师先让学生做“Daily Report”,学生自信流畅的口语表达让我们惊叹——因为他们是刚入学两周的高一新生,已经能独立进行口头表达描述故事,十分了得。这不仅仅是学生个人素质的呈现,也反映出老师在逐步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方面卓有成效。接下来,老师介绍了自己在周末阅读的五个故事,每个故事说完都让学生谈一谈他们能从这个故事中领悟到什么,随老师加以简单总结。通过这种方式,学生的听说能力都能得到训练和培养,而每个故事里蕴涵的人生哲理更是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给学生以熏陶。完成以上的课堂导入活动后,老师进入阅读教学环节。

阅读教学由四个任务组成,第一个任务:她在黑板上画出二中草图,要求学生说出从AB处的行走路线,其中有一个学生很顽皮,他说可以走出校门,坐出租车到东门然后再进入学校到达目的地,可以看出学生的素质高,反应灵活。第二个任务:学生分成两大组,依据教材内容,一组提问,另一组回答。这一问一答的两位同学不同组但在同一排,带有一丝挑战赛的味道。第三个任务:黑板上呈现一些体育器材,学生自由作答,随后由体育器材很自然谈到体育活动,此时男同学的热情被完全调动起来,他们非常主动的开展小组讨论,女同学却不太积极,老师适时引导学生考虑体育活动或其他活动的通告如何组织语言,她有意识地跟女同学互动,帮助她们就感兴趣的活动设计通告。第四个任务:听说活动,首先学生听录音材料,然后复述有关计划安排的相关内容。刚刚开学两周,学生在分组问答的活动中表现的已经非常好,能很快明白老师的指令并时刻注意听其他同学的问题,然后做出回应。因不可预知谁被提问,每个学生的注意力都高度集中,阅读检验的效用性很强。名师的高超之处就在于点滴细节中:老师一直把词汇学习与二中结合起来,学生便在真实语境中轻松的学习了目标词汇。

老师在巧妙过渡到如何组织一个“program”的时候,教会学生时间的表达方法。虽然时间表达属于最基础的内容,但我们的学生很少注意到如何准确表达,在高一刚入学教授这些基础知识有一定的必要性。随后学生轻松完成了听的活动。一节课结束了,让人感觉意犹未尽。

老师的课堂目标明确:帮助学生学习撰写相关活动的通告。课程容量大,互动多,在英语教学中大量的语言输入与输出对于学生语言能力提高至关重要。一节课是否优质高效不仅要看老师的教学设计,学生的反应更是重要指征。在这节课上,从学生的眼神、表情、话语、笑声中,我们不难看出他们始终处于旺盛的求知学习状态,达到课堂的生成性,这不正是平常教学的理想状态吗?

 

 

老师的魅力课堂

 

九月十六日八点二十,我们走进高一(11)班,特级教师闫明展示了他的魅力课堂。他的整个课堂并没有新颖夸张之处,课堂目标就是围绕如何引领学生设计学校俱乐部或社团的通告开展任务教学。他的不同之处在于通过语言,眼神,身势语,以及可以感受到的关爱学生之情,吸引所有学生的注意力随他或动或静,或思或说。如果用一个词来描述他的课堂,我会选择“气场”。

听闫老师的课有两点感受。首先,平常课不平常。在闫老师的课上,看似常用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如复习、话题导入、词汇朗读、阅读并回答问题、完成两篇文章的summary、梳理重要知识点和读后讨论等等,都是非常流畅、自然的完成和实现。闫老师提醒学生进行英语快速阅读时不要发出声音,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一手漂亮的黑板板书更是让人赏心悦目,令我自愧不如;随时解释学生想到的新词反映出闫老师有超大的词汇量和广博的知识面……名师风范尽显!其次,教师个人实力雄厚、风格突显。闫老师的个人风格属于沉稳大气,严谨不乏亲切,就像一位学识渊博的绅士,循循善诱、娓娓道来,让人不知不觉学到了知识与技能,似乎还没觉察时间的流逝,一节课就结束了。

听完闫老师的课,他领着我们来到后乐书屋休息,大家散座在沙发上,一边喝茶,一边研讨,讲到精彩处,我们学员就赶紧拿笔写下来。

 

 

王玥老师的英语语法课——人美课也美

 

刚看到娇小美丽的王玥老师时,我还不知道自己接下来会有怎样的震撼,因为这是第一次听老师用流利准确的口语带来一节全英文的语法巩固课!动词不

定式和动词-ing形式等非谓语动词一直是高中英语教学的重难点。老师通过例句分析不定式的功能、形式,动词-ing形式的用法以及与不定式用法的区别,

结合判断、改错、翻译、短文填空和运用目标语的话题写作等难度逐一递加的活动,圆满达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活动或任务环环相扣,由易到难,使学生能在老师指导下在最近发展区得到能力的提升。老师设计的练习针对性和代表性

很强,并及时提醒学生在作文中运用复杂句式和目标语,强调不定式和-ing形式的用法区别等,帮助学生明确各自特点。最后的“写和说”活动让学生选择三个话题之一来运用目标语写8-10句话。“1. The exam of the beginning of the term 2. The Coming Sports Meeting 3. The Coming National Day”这三个话题结合了学生实际,学生在目标任务中能快速开展说和写的训练。学生分享比较多的是对学校运动会的期待,老师及时表达了她的祝愿,师生情感交流达到融合共鸣的高度。总体感觉语法课应该这么上。从整节课来看,平实不花哨,老师语言精练、指令明确,没有多余的废话,跟前面几位老师的课一样,自然顺畅,一点没有拖沓之感。课后我们了解到王老师担任年级部主任,工作很繁忙,前一晚上自习到九点,回去备课到一点多,所有内容自己准备,真是太敬业了!

 

   

盛庆丰老师的语文课堂——小讲台大乾坤

 

九月十八日上午九点半,我们英语实训学员相约去听语文特级教师盛庆丰的课。上课铃响过,老师首先请一位女同学先与大家分享了自己对《苏菲的世界》这本书的感受(该书由一位毫无知名度的北欧高中教师所写,内容涉及西方哲学史,该书的出版打破了学术话题不受欢迎的传统,让哲学走出了象牙塔。 "一本关于哲学史的小说",是《苏菲的世界》一书的副标题,颇能点明该书的要点。这是一本小说,但也是一本系统的涵盖各哲学思潮的速食大杂烩。随着小说人物在哲学传统中寻求谜团的解答,读者也跟着温习了一遍西方哲学史。)。这位女同学拿着笔记本慨慨而谈,我注意到她翻到中间才开始朗读,说明她的阅读笔记作的不少。老师简单点评后,停顿了一会儿,神情凝重地说到今天是“九一八事变”83周年纪念日,在上午的918分,拉响了9.18防空警报,许多同学没有静立聆听,似乎与自己没有关系,在今天拉响防空警报是为了警示后人勿忘国耻,铭记历史,居安思危。说到这,老师拿起粉笔,转身在黑板上写下“警钟长鸣,勿忘历史。民族复兴,吾辈使命。”教育的本质在于育人,而不仅仅是取得一个高分数。一个人,对国家,对社会,对历史都应有一种责任感、使命感,否则必如无根浮萍,没有归属感。在合肥的集训阶段,来自北京的几位专家都不约而同的讲到当下教育改革的核心和根本正是“立德树人”。老师的寥寥数语,反映了他深厚的民族情感和人文素养。今天是“9.18纪念日。在尖锐的防空警报声中,老师在黑板上写下了十六个雄浑遒劲的大字。他用行动诠释了老师决不仅仅传授知识,而应该时刻传递一种文化的情怀,历史的情怀。古人云:“经师易求,人师难得。”一个优秀的老师,应该是“经师”和“人师”的统一,既要精于“授业”、“解惑”,更要以“传道”为责任和使命。好老师心中要有国家和民族,要明确意识到肩负的国家使命和社会责任(习近平)。老师通过一个小小的细节践行了一位语老师的职责。

老师应语文学科实训学员的要求选上了一篇课文《说“木叶”》。这篇课文属于文艺随笔,在教材中不常见。文章中的引用的古诗词特别多,这些古诗词对于学生来说都较为陌生,含义也不易理解。而作者的观点淹没在大量的引文中,让学生难以理清文脉。老师抓住了文艺随笔的体裁特征,将理解引用的古诗词的作用和抓住作者文脉作为这节课的重点。老师要求学生先找出文中所有被引用的诗句,然后给诗句分类,弄清楚诗句要证明的观点。接着,老师让学生把引用的诗句去掉,把阐释留下,进一步组织文字,用起承转合的连接语句把文章各部分分别压缩成表达流畅的小议论文。这一环节,将阅读和写作巧妙地结合了起来。经过这两个主要环节,这篇课文的两个重难点就解决了。整个教学环节设计得非常合理、自然,教学思路非常清晰。老师的指导精当而有效,让学生在课堂实践中得到语文能力的提升。最后,老师拓展了古诗词中常见的一些意象,让学生们沉浸在优美而丰富的意象世界中。始于历史情怀,终于古典意象,这就是盛庆丰老师的《说“木叶”》。

 

实训之后的思考

 

  学科内的思考

通过此次名校实训,在借鉴马鞍山二中成功做法的基础上,有以下两点可以逐步在我校英语组实施:首先是认真修订英语衔接教材,其次是切实增强英语教学能力。

为顺应切实增强服务学生的要求,朴初中学提出“引桥工程”:要求教研组编写衔接教材,帮助高一新生回顾初中相关知识的重难点,指导新生熟悉高中教材的内容;在学科知识,学习方法,情感态度等方法给予新生必要的引导,使他们在短期内适应高中学习生活。我校英语组在2013年高一新生入学后,利用衔接教材,通过两到三周的时间组织新生学习,取得较好的效果。经过两年的使用,该教材需要修订,该如何着手呢?此次马鞍山二中的实训给予我们很多启发:二中编写了高一,高二第一学期的校本教材,他们的理念是关注基础知识,重视书写训练。在他们的校本教材中,历年高考题按难易程度,语言考查范畴,被归类到各个单元中;每一章节均安排单词书写训练,相关词汇都是学生比较难掌握的单词;高一校本教材选择的文章都是叙述文,难度较低。

给学生提供最优质的服务,关键在于教师要切实增强教学能力。优秀的学生不是等来的,是靠教师付出极大心血教授出来的。此次去二中观摩课堂教学,发现他们英语教师的业务能力很强,在课堂中能轻松运用英语组织教学。结合我校学生具体情况,英语教师可采取分层教学,有的放矢的模式: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英语指令词的采用,英语语速等方面进行调整,适合学生的就是最好的课堂语言;语言材料的选用要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可以拔高一点,但不能使学生望而却步;高一上学期教学速度慢一点,之后逐渐提高;绝对不能教教材,为完成教学任务而授课是对学生的漠视,培养学生学科能力就无从谈起,应该是有选择的根据学生情况用教材教。

二 学科外的思考

从前年开始,朴初中学提出了以争创“省级文明单位”“省级示范高中”为契机,推动学校逐渐发展成为区域内名牌学校的奋斗目标。我们认识到,就像一个人不能没有追求一样,一个团队,一个学校如果没有一个“跳一跳就能够得着的目标”,必将失去进步的动力。在学校发展的进程中提出一个并不遥远的目标,能够激发我们教师工作的热情,我们也必将会在这个奋斗的过程中实现自身价值,体验到教育者的幸福。

能否实现目标的最重要因素就是我们教师自身能力与素质能不能提高到相应的水平。原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曾经说过这样的话,“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没有优秀的教师,徒有高大漂亮的校舍也不会成为名校的。李政道回忆自己的学生时代时说,1946年的西南联大,条件异常艰苦,十几个人挤一间草屋,几乎没有仪器,但拥有许多忧国忧民、甘于奉献的教师,因此西南联大培养出了一大批精英人才。他曾深有感触地说:“重要的不是条件,是人!”

朴中需要有自己的精神和文化,这要靠教师; 朴中要有自己的特色,这要靠教师; 朴中要有自己的课程,这也要靠教师。能否实现这个目标,关键看我们教师的能力与素质。

当今社会,对办学的理想追求和学校精神的认识并不缺乏,缺少的是实现理想的勇气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朴初中学正处于承上启下,迈进更高发展平台的关键时期,我们每一位朴中的教师,只有心中装着学生,淡化功利,不断寻求自我发展,提高教学能力,才可能为学校的发展贡献一份绵薄之力。

“三寸粉笔,三尺讲台系国运;一颗丹心,一生秉烛铸民魂。”以此与大家共勉,亦作为本文的结束语。

 

学校概况
新闻中心
教学科研
德育工作
百年校庆专题
学生园地
数字化校园
本站专题

版权所有© 2019 安徽省太湖朴初中学    |    本站备案序号: 皖ICP备10010809号-1
皖公网安备 34082502000029号     技术支持:视远信息
地址:安徽省太湖县晋熙镇晋湖南路115号    电话:0556-4162121    网站维护:信息中心
页面执行速度0.0027秒 今日文章数:0 文章总数:2658   今日访问量:242  本月访问量:4751  总访问量:350451